逾10家上市公司“脫房” 多數是因為“錢緊”

原標題:逾10家上市公司“脫房” 多數是因為“錢緊”

  本報見習記者 李 正

  隨着近幾年的持續調控,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了減速甚至下滑的趨勢。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显示,從受監測的主要城市來看,2019年住宅供給量整體小於需求,隨着全國市場進一步降溫,預計2020年全國商品住宅將供大於求。

  對此,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採訪時表示,對於目前地產行業的情況,首先是在“房住不炒”政策導向下,房地產投機屬性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抑制。其次是從房地產銷售、開發建設和拿地情況看,房地產行業沒有大幅下滑跡象,表現出了較強韌性。最後是房地產行業出現了明顯的行業集中度提升和強者更強態勢,頭部企業的營收和盈利增速穩健和突出。

  “從短期來看,房地產金融政策有微調可能性,但大幅調整空間不大。這是因為當前房地產行業發展韌性使得金融政策缺乏大幅放鬆契機,而經濟下行壓力使得金融政策也很難進一步收緊。”袁華明進一步分析道,從需求端來看,城市化推進和經濟向消費拉動轉型的大背景,決定了房地產需求有剛性成分,過往幾年的房地產調控還為未來房地產需求釋放留下了空間,而從供給端來看,過去幾年房地產調控對於產能的抑制,或許會推動2020年後房地產行業進入補庫存周期。

  房地產的“圍城”,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正在逃離。

  據《證券日報》記者不完全統計,今年以來,A股市場有超過10家企業剝離了房地產業務,其中不乏一些主營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,比如萬達集團、嘉凱城等,此外,還包括年中實施剝離房地產業務的萬澤股份、航天科工、紫金礦業,以及年底的大港股份、亞太實業、廈門鎢業。

  對此,袁華明分析認為,從房地產企業的角度看,行業正在向專業化、品牌化、規模化競爭轉變,加上金融政策上對於房地產企業投融資的制約,相當多公司的“脫房”轉型,是在房地產產業發展不利情況下的被動選擇。

  在談及對未來上市公司“脫房”的看法時,袁華明對記者表示,大體量、較高毛利率和發展潛力,決定了房地產行業絕非“夕陽”,而“脫房”是否持續,更多的還是取決於房地產行業得發展態勢,以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變化。

  事實上,在今年剝離房地產業務的多家非地產板塊上市公司中,部分公司不僅更改了經營範圍(不再包含地產相關業務),甚至還作出了未來不再從事與房地產開發經營相關的業務的承諾,專註主營業務發展。

  在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看來,上市公司“脫房”的原由很多。其中“金融政策收緊,通過剝離房地產業務,來解決資金訴求的情況也較為常見。”夏風光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採訪時表示。

  此外,在房地產行業告別整體高增長后,上市公司“脫房”也體現出其對房地產行業後市發展的謹慎判斷。但無論如何,上市公司主動或被動退出房地產業務,都是行業發展優勝劣汰的過程,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,而這未必不是好事。

  “綜合來看,上市公司所剝離的房地產業務,大多競爭力不強,能夠帶來的收益有限,甚至還有可能持續大規模投入。”因此,夏風光進一步分析稱,上市公司剝離房地產業務也有助於其回籠資金,集中力量發展主營業務。

(責編:孫紅麗、庄紅韜)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地板施工造成其他裝潢有瑕疵該如何補救?

※想改變客廳裝潢風格嗎? 馬賽克拼貼打造溫馨鄉村風,教你如何運用馬賽克瓷磚自行DIY創作

※好評熱賣,復刻家具推薦首選口袋名單

※新屋購入,尋找台中室內設計師?是否可先免費估價丈量?

※時尚與實用兼具,家具工廠批發倉庫

※推薦好評!台中系統廚具收納、整理一次搞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