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地產假借PPP融資考問地方監管

房地產假借PPP融資考問地方監管

東方財經網 2017-08-02 22:53:26 來源:

北京(樓盤)商報訊 (記者 蔣夢惟 林子)在PPP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爭相冒出的同時,PPP背後存在的各種問題也在不斷顯現。8月1日,北京商報記者從財政部獲悉,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進一步推進PPP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,目前PPP發展不規範還存在三大難題,分別是房產項目偽裝PPP融資、10%支出上限“虛化”、運營內容“淡化”。業界指出,實際上這三大問題都在拷問着地方對PPP項目把關的尺寸與鬆緊度,在推廣與支持PPP的同時,財政部未來還需用更加嚴謹、專業的論證和更加完善的責任追究機制,杜絕包裝PPP事情的發生。

具體來看,史耀斌指出,目前有一些地方將房地產等純商業化項目拿來包裝成PPP,藉助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對PPP的“綠色通道”,實現快速審批和融資,會繞過相關產業政策監管,影響宏觀調控效果。

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,由於PPP項目擁有一定的扶持政策,所以融資相對更為方便快捷,有部分開發商就會將純商業化的項目包裝成承擔了公共職能的PPP項目,例如該項目的主要內容就是住宅,但在申報時,開發商將項目描述成體育場館等公共運動類場所,同時在小範圍內配建住宅,這樣就能包裝成具有公共職能的PPP項目,從而更快獲得融資,但在實際建設時,開發商會將運動設施的規模相應減少,最終成為偽PPP項目。賴陽建議稱,未來財政部還需要加強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與監督機制,用更加嚴謹、專業的論證和更加完善的責任追究機制。

對於房地產項目偽裝PPP項目一事,史耀斌也指出,未來在推廣PPP項目的同時,財政部仍需對不屬於公共服務的純商業化項目,以及僅涉及建設、無運營內容的純工程項目準確界定。

而除了上述問題之外,史耀斌還表示,對於PPP項目支出責任不得超過預算支出10%的規定,一些地方認識不到位,把關不嚴、執行不力,還有些地方能力不匹配,對當地財力和支出責任測算不準確,導致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流於形式,失去了“安全閥”功效,很可能加劇財政中長期支出壓力。同時,一些地方也更看重“上項目”的短期目標。兩方“一拍即合”,導致部分項目“重建設、輕運營”的傾向仍然嚴重。

對此,未來財政部還會繼續強化財政承受能力論證10%“紅線”的硬性約束,各地要建立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統計監測體系,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對接近或超出10%紅線的地區,要進行風險預警。

  (出處:北京 商報 2017年08月02日)

  聲明:轉載上述內容屬於廣告或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東方財經網的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負。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※最佳室內裝修設計師推薦

地板施工指南,流程、步驟詳解

※推薦沙發修理,老師傅的專業手工!

※詢價網-地板施工價格

實木地板、海島型地板、耐磨地板怎麼挑? 木地板三倍價差的秘密!!